
问题
-
2个回答专色墨要求墨色一致和均匀。金属油墨易沉淀,所以在印刷中运用匀墨辊是很有必要的。另在,在运用专色油墨时,稀释剂和减弱剂最好一同运用,不宜单独运用溶剂去稀释。还要注意的是金属油墨是不宜增加溶剂去稀释的,能够增加适量的减弱剂去调整。 非真溶剂的运用和混合运用,非真溶剂尽管并不能够溶解油墨中的衔接树脂,但是利用它这个特性,把它和真溶剂混合运用来稀释油墨却能够减轻印刷中咬色的现象。
-
2个回答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黏度增高构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黏度增高,而发作封网现象。假如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耗费多,糊版现象就少。 假如图文面积小,丝网印版上的油墨耗费少,就简单构成糊版,其对策是选用少量屡次的加墨原则。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油墨在没有经过丝网时便发作糊版,这种情况可经过在不影响印刷质量的前提下,经过下降油墨粘度进步油墨的流动性来处理。
-
2个回答就油墨而言是油墨分配不良,或者正常分配的油墨混入了墨皮,印刷时,因为溶剂的效果发作膨胀、软化,将应该透墨的网孔堵住,起了版膜的效果,使油墨无法经过。 为了防备这种毛病,分配后的油墨(特别是旧油墨),运用前要用网过滤一次再运用。在从头运用现已用过的印版时,有必要完全除掉附着在版框上的旧油墨。
-
2个回答气泡玻璃在印刷后墨迹上有时会呈现气泡,发作气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印物印前处理不良。承印物外表附着尘土以及油迹等物质; 2、印刷速度过快或印刷速度不均匀也会发作气泡。应恰当下降印刷速度,保持印刷速度的均匀性。
-
2个回答油墨滋墨指玻璃面上图文部分和暗调部分呈现斑驳状的印迹,这种现象损害了印刷效果。玻璃 简单,发作此种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印刷速度与油墨的枯燥过慢;墨层过薄;油墨触变性大;静电的影响;油墨中颜料分散不良,因颜料粒子的极性效果,粒子彼此凝聚,呈现颜色斑驳印迹。
-
2个回答印刷尺度扩展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粘度比较低以及流动性过大;丝网印版在制造时尺度扩展,也是引起印刷尺度扩展的原因。为防止油墨流动性过大而构成印刷后油墨向四周流溢,致使印刷尺度变大,可考虑增大油墨粘度,以下降油墨的流动性。在制造丝网印版时,要严厉确保丝网版的质量,确保网版的张力。
-
2个回答不同颜色的UV油墨对光谱的吸收性不同,因此在同一功率的UV灯下,不同颜色UV油墨的干燥程度不同。如白色UV油墨可以直接反射光线,黑色UV油墨会对光线形成漫反射,品红色UV油墨对光线的吸收效果较好。
-
2个回答在实际生产中,新设备更易发生油墨干燥不良故障。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密度过低的胶辊吸收了UV油墨中的光引发剂,从而导致油墨干燥不良现象。可以通过更换胶辊来解决。 UV油墨的干燥主要是依靠光引发剂和树脂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其中,树脂的分子结构较大,而光引发剂的分子结构较小。如果胶辊密度过低,其表面就会出现许多小孔,由于这些小孔的直径大于光引发剂的直径。 因此UV油墨中的部分光引发剂就会被胶辊吸收,导致UV油墨在干燥过程中,其树脂和光引发剂的化学反应不充分,造成油墨干燥不良,同时还伴有油墨在胶辊表面干燥的现象。
-
2个回答如果添加剂比例过高,则可能导致油墨过稀而造成干燥不良。UV油墨本身就具有触变性,即在墨辊剪切力的作用下会变得越来越稀。而且,印刷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墨辊之间会摩擦发热,进而降低油墨黏性。
-
2个回答UV灯功率不足也是导致UV油墨干燥不良故障的原因之一,这与企业的日常生产操作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UV灯都存在一个有效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为800~1000小时),当UV灯的使用时间超过了其使用寿命,虽然UV灯还可以继续工作,但其功率已经大大下降。 2、更换了UV灯后并没有将UV灯的使用计时器归零,导致UV灯的使用时间已经超出了使用寿命却全然不知。 3、不注意UV灯的表面清洁,长时间使用后UV灯的反光罩太脏,造成UV灯的反射能量损失(反射能量可占到UV灯功率的50%左右)。 4、UV灯功率配置不合理,如国内全轮转不干胶标签印刷机每组UV灯功率的合理配置基本在3000瓦以上,国外设备由于其印刷速度较快,每组UV灯的功率基本在7000瓦以上,而有些全轮转不干胶标签印刷机每组UV灯的功率只有2000瓦。
-
2个回答对于采用专色UV油墨印刷实地的活件,配墨时尽量将专色UV油墨的颜色配深一些,这样在印刷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墨薄印的方式使油墨底层彻底干燥,增大其与承印物表面的结合牢度。同时,还须保证合适的走纸速度和充足的UV光照射时间,若走纸速度较快,须提高UV灯的功率,以保证油墨干燥效果。
-
2个回答塑胶防伪油墨适印于PP、PVC、PE、PS、ABS、PC等塑胶制品,用150——200目涤纶网,每千克油墨可印20——30m。,自然干燥或在130℃下干燥3min。 金属、玻璃、陶瓷防伪油墨适印于金属温度指示牌、变色玻璃水具、变色牛奶杯及陶瓷茶具等礼品,用70——100目涤纶网,每千克油墨可印10——20m2,干燥条件为25℃、48h或120℃、45min。 玻璃、陶瓷贴花转移纸防伪专用油墨适用于玻璃、陶瓷贴花纸的印刷,用150——200目涤纶网,干燥条件为水转移后200℃,20min。 水性防伪油墨和印花浆适印于纸张、棉、编织物、T恤、运动服等,用80——150目涤纶网,每千克油墨可印约20m2(棉织品将少于此数),干燥条件为130℃,3min。
-
2个回答印刷油墨主要由色料、填充料、连结料等混合而成,其中色料的成分选择是决定印品色相及鲜艳程度的重要环节,许多厂商与油墨厂定制了每种产品印刷的专用油墨,其配方由油墨厂负责保密。如上海卷烟厂生产的“中华”、“牡丹”烟包装,所用油墨就是在上海油墨厂特别定制的专用油墨。这种油墨不知道详细配方是很难调成的,因此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
2个回答荧光油墨由荧光材料溶于相应的树脂而制成。荧光颜料的颗粒一般较粗,连结料的种类也较多,不同的连结料会产生不同的荧光,在使用荧光油墨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浓度,印品上的墨层厚一点,这样才能保证满意的荧光效果。
-
2个回答光敏变色油墨在包装装潢上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商品档次,增加趣味性,更能突出防伪作用。UV型油墨是在普通光源照射下无色或不发生色变化,但在UV光(紫外光)照射下会呈现鲜艳的红、橘红、黄绿和绿色荧光。一般的大面额钞票均采用了这种油墨印刷,在验钞机的作用下即可现出真伪。 在丝网印刷中,热敏变色和光敏变色油墨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转移到不同的承印物上,如纸张、布类、尼龙、塑胶、金属、玻璃、陶瓷等。它具有对外部条件反应敏感、变化明显且回复迅速等特点,是目前应用于防伪技术和趣味礼品的较为理想的材料,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
2个回答油墨中不应加入重金属、干燥剂和干性油等,以免破坏颜料物质。使用的连结料要求透明,可透过紫外线。这种油墨主要用于印制广告及标牌等,但如将磷光油墨与荧光油墨混用于防伪包装印刷,则可收到很好的包装装潢和防伪效果。
-
2个回答柔版尤其适合实地印刷,如果实地不实,起因可能是油墨粘度过低、承印物表面不平整,应对方法是使用粘度高的油墨、使用表面质量好的承印材料。 油墨在印版上堆积或者网点堆满,原因包括上墨量过大、印刷压力过大、油墨干燥过快或油墨太弱等,解决方法是更换网纹辊、调节压力、添加慢干剂或使用高色强油墨。 印刷附着力差的原因有油墨干燥温度太低、油墨与材料无亲和力、材料表面达因值过低需要电晕处理等,解决方法是测量表面张力、提高烘干温度、更换油墨品种或打毛承印材料表面。
-
2个回答纸张吸水性不好,如果已知纸张吸水性差,那么就要从瓦线上开始改善。首先提高面纸的受热程度,通过提高纸张热量破坏面纸纤维及纸张施胶层,从而提高纸张的吸墨性,并在印刷时提高油墨的渗透剂的使用量,这样就能更好防止印刷脱墨现象的发生。 其实,印刷过程中出现脱墨现象是非常常见、正常的,只有找到产生脱墨现象的源头,从根本的解决问题,那么这脱墨的问题就会轻松解决,印刷出来的成品也会令人满意。
-
2个回答UV油墨在固化中,内部成分经交联聚合,体积瞬间变化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影响了油墨对承印材料的附着力。 虽然通过对承印物表面处理或改性,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但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寻求和研制吸附性好、收缩应力小、价格便宜的UV油墨。
-
2个回答印刷中油墨稀释剂不同的配比,可以调整油墨的干燥性能,能调整油墨的色浓度,也能调整油墨的黏度。调整油墨的干燥性有利于提高印刷的速度、提高印刷品的清晰度。 调整油墨的色浓度,可以减轻压印胶辊的压力或油墨刮刀的工作量,有利于印刷速度的提高。调整印刷油墨的黏度,正是控制上墨量或适应印刷速度及印刷场所室温的关键。要求根据印刷速度,印刷版滚筒上图文制作的深浅或线数高低,印刷场所的室温,调配快干、中干、慢干或特慢干的稀释剂。
-
2个回答更换油墨或调整稀释剂的溶剂。稀释剂纯度差,印刷品的溶剂残留会增大,也可能在印刷品上残留气味。先检查溶剂的纯度,简易的测试方法是:扯200px宽的白纸条放入溶剂内沾湿,然后取出稍用力挥动,观察白纸条上溶剂的干燥速度的快慢和是否变色,然后再嗅门纸条上是否有残留气味。 白纸条挥动8~15下,溶剂挥发干燥为正常,未干燥溶剂挥发速慢,反之挥发速度快。白纸条变色,除溶剂桶的铁锈外,表明溶剂有问题。溶剂挥发后嗅之有残留气味则是溶剂纯度不够将原墨与稀释墨在薄膜对刮样,干燥后测试。 原墨的刮样残留大,稀释墨的刮样残留小表示正常,反之稀释的溶剂有问题。嗅原墨的刮样有残留异味,则油墨有问题。如果嗅到稀释墨的刮样有异味,证明稀释剂所用的溶剂不纯。
-
2个回答用胶带粘贴在印刷品上,用手指将其压平,并使其与印刷品紧密结合,然后慢慢将其揭起全长的一半,再很快地将另一半揭起,从印刷品上粘下来的油墨越少,证明油墨在印刷品上的附着力越强,反之附着力就差,如果印刷品上的油墨被粘下40%以上,说明这个印刷品上印刷油墨的附着力不合格。 非真溶剂虽然不能溶解油墨中的连接树脂,但是利用它这个特性,与真溶剂混合使用稀释油墨,可以减轻印刷中咬色的现象。
-
2个回答印刷速度慢,印刷版图文制作比较深,上油墨量要求大,需要使用高黏度印刷油墨。印刷速度快,印刷版图文制作较浅,上油墨量要求少,应该用黏度低的油墨印刷。应用稀释剂和冲淡剂,凋整印刷油墨的黏度。
-
2个回答如果是含有聚乙烯的塑料印刷,就选择聚乙烯作为连接料,聚丙烯的塑料就选择聚丙烯作为连接料,毕竟它们之间的极性、分子量相同;如果是印的印刷物品是金属,那么选择具有环氧基的、反应活性的环氧树脂,形成交联聚湖后附着力达到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承印产品上的溶解度参数与丝印油墨中的树脂溶剂参数相近才能印在产品上,这样子溶剂会对承印产品表面溶胀,油墨中的色料渗入承印产品里面,形成牢固的附着。
-
2个回答金属油墨消泡剂可用于高粘度油墨、电子阻焊油墨、丝印UV油墨、涂刷型木器漆、PU漆、塑胶/地坪漆、聚氨酯漆、硝基漆、木器漆、面漆、金属油漆、汽车漆、建筑漆、上光油等。 金属油墨消泡剂的使用方法:直接使用,不需稀释,在使用前需要搅拌均匀。推荐分次加入,在分散过程中,先加入1/3到2/3的量,其余的后再加入。
-
2个回答1、膜表面电晕处理程度不够 一般膜表面的表面张力要达到3.8x10N-2/m以上,才能使油墨获得很好的附着力。 2、UV油墨固化程度不够 因此必须保证UV油墨彻底固化。 3、UV油墨收缩性大会影响附着力 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单官能活性稀释剂或者少量填料,从而提高附着力。此外,还可以加入UV油墨附着力促进剂,用来提高UV油墨与承印物的物理吸附,从而提高附着力。
-
2个回答1、取25.4mm 宽、200mm 长的TESA 7475 胶带贴于膜的测试面(离型面),并用2KG 标准碾压手辊碾往复碾压3次。(注意:要一边贴全一边碾压,避免贴胶带时于离型膜之间有气泡; 2、贴好胶带后静置20分钟,实验室的温湿度分别控制在23±2℃及50±5%; 3、用双面胶贴于样片的非测试面并固定在标准钢板上,待测试; 4、将材料安装上夹具,用拉力机以180 度角拉伸测试胶带的方法测试,拉力机电脑显示的数据即为试片的离型力(g/in),取5个数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
2个回答如今我们较常见的牛皮纸包装纸一般都出现各大餐饮店,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这些小吃店的的炸鸡汉堡薯条都是用牛皮纸包装的,有用白色牛皮纸的,有本色牛皮纸的,有黄色牛皮纸包装的。 还有在外面的广告宣传单也是用牛皮纸的,所以说现在用牛皮纸做食品包装很是受欢迎,因其成本比较低,而且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是一种环保用纸。
-
1个回答铜版纸规格克重最低有70,80克单铜,最高有200,300克双铜。克重是指每平方米多少克。所以你可以剪一张10*10厘米的纸片,用电子称称重,再用重量除以面积就可以换算出克重了。 常见克重还有105,128,157克铜版纸,180,200,230,250,300克等。至于亚粉纸,克重和铜版纸差不多。生产工艺是一样的,涂料配方不同,还有就是超压时亚光纸要轻压。
-
3个回答pet离型膜的种类很多,其中PET高光亮膜、PET转移膜、PET反光膜、PET抗静电膜等是为常见的。PET离型膜是热转印经常用到的一种材料,它的底材是PET,经过涂布硅油而成,所以一般也被叫硅油膜。常规的厚度从25um至150um之间。有冷热撕以及光哑面之分,经过防静电和防划伤处理,产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以及贴合性。这也是pet保护膜和pet离型膜的区别之一。 pet离型膜广泛应用于产品包装、印刷、丝印、移印、铭板、薄膜开关、柔性线路、绝缘制品、线路板、激光防伪、贴合、电子、密封材料用膜、反光材料、防水材料、医药(膏药用纸)、卫生用纸、胶粘制品、模切冲型加工等行业领域。